文章作者| 蔡雅敏醫師 陳秀美醫師
冬季易誘發之皮膚問題
隨著氣候慢慢變冷,保護人體的皮膚,也跟著受影響。雖然沒有炎夏高溫時容易多汗悶熱的不適,冬季可說是人體皮膚的另一個考驗。當氣溫下降,皮膚周邊血管收縮,導致末梢循環血流減少,進而使得汗水與油脂分泌減少,溫度每減少一度,出油量就減少約10%再者因為空氣相對濕度較低,當肌膚的保濕度不足,皮膚屏障功能降低,就容易造成皮膚發炎。
濕疹(eczema)和皮膚炎(dermatitis)是可以通用的,臨床上筆者比較喜歡用皮膚炎,如果用濕疹這個名詞,患者常會說:「我皮膚明明就很乾,為何會是『濕疹』呢?」其實,皮膚炎的表現具多樣性,急性期可能會有丘疹、水泡、糜爛、結痂、落屑等變化,慢性期則會有乾燥、硬化、苔蘚化的變化。秋冬常見或會惡化的皮膚疾病包括:冬季濕疹、手部濕疹、錢幣型皮膚炎、異位性皮膚炎、脂漏性皮膚炎、乾癬、帶狀皰疹等,因篇幅限制,本文就前面幾種疾病加以討論。
冬季易誘發之皮膚問題
隨著氣候慢慢變冷,保護人體的皮膚,也跟著受影響。雖然沒有炎夏高溫時容易多汗悶熱的不適,冬季可說是人體皮膚的另一個考驗。當氣溫下降,皮膚周邊血管收縮,導致末梢循環血流減少,進而使得汗水與油脂分泌減少,溫度每減少一度,出油量就減少約10%再者因為空氣相對濕度較低,當肌膚的保濕度不足,皮膚屏障功能降低,就容易造成皮膚發炎。
濕疹(eczema)和皮膚炎(dermatitis)是可以通用的,臨床上筆者比較喜歡用皮膚炎,如果用濕疹這個名詞,患者常會說:「我皮膚明明就很乾,為何會是『濕疹』呢?」其實,皮膚炎的表現具多樣性,急性期可能會有丘疹、水泡、糜爛、結痂、落屑等變化,慢性期則會有乾燥、硬化、苔蘚化的變化。秋冬常見或會惡化的皮膚疾病包括:冬季濕疹、手部濕疹、錢幣型皮膚炎、異位性皮膚炎、脂漏性皮膚炎、乾癬、帶狀皰疹等,因篇幅限制,本文就前面幾種疾病加以討論。
冬季濕疹(Winter eczema)
又稱「冬季癢winter itch」、「裂紋濕疹eczema craquele」、「缺脂性皮膚炎asteatotic dermatitis」,常出現在冬天濕度低或皮脂分泌減少時及中老年人身上。好發部位四肢最多,尤其是小腿前側。有些人到冬天常覺得皮膚這裡癢、那裡癢,以為是洗澡洗不乾淨,特別再用熱水加肥皂用力刷洗,結果反而更嚴重。皮脂腺分泌的功能會隨年紀老化而退化,因此冬季濕疹特別好發年紀較長的病人。治療方面,除了外用Class V topical steroids,平日的保養更勝於治療。 1.沐浴避免水溫過高。清潔用品要少用,以弱酸性、溫和的產品為佳。 2.沐浴後將皮膚輕輕拍乾,勿用毛巾大力搓揉。 3.一天塗抹保濕產品兩三次,尤其沐浴後需立刻塗抹。 4.避免穿毛料衣物。 |
|
1.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(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):
成因為頻繁碰水或接觸化學物質。在冬天因為溫度及濕度低,更容易發生。
2.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(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):
常見的過敏原為鎳、乳膠、香料等,比較特別的是冬天某些保濕產品中的成分羊毛脂lanolin,也是常見過敏原之一。
3.汗皰疹(pompholyx,dyshidrosis):
好發手、腳掌以及其側面,和手、腳指頭的側面,有時會合併劇癢。和情緒壓力、環境刺激(季節交替)、過敏體質、感染有關。
成因為頻繁碰水或接觸化學物質。在冬天因為溫度及濕度低,更容易發生。
2.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(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):
常見的過敏原為鎳、乳膠、香料等,比較特別的是冬天某些保濕產品中的成分羊毛脂lanolin,也是常見過敏原之一。
3.汗皰疹(pompholyx,dyshidrosis):
好發手、腳掌以及其側面,和手、腳指頭的側面,有時會合併劇癢。和情緒壓力、環境刺激(季節交替)、過敏體質、感染有關。
在此提供冬季護手之道:
1.避免接觸刺激物質:盡量避免直接以手接觸到刺激性物質(如清潔用品、食材、化學原料、消毒劑等)。甚至過度接觸水,也可能對手造成傷害。
2.勤戴手套:接觸潮濕的東西,務必戴上有棉質内襯的橡膠手套。手套内襯如果潮濕,應盡快更換。
3.護手霜:洗手或洗澡後,在水份未乾時,就要塗抹護手霜。
4.冬天外出時,需戴保暖的手套。
1.避免接觸刺激物質:盡量避免直接以手接觸到刺激性物質(如清潔用品、食材、化學原料、消毒劑等)。甚至過度接觸水,也可能對手造成傷害。
2.勤戴手套:接觸潮濕的東西,務必戴上有棉質内襯的橡膠手套。手套内襯如果潮濕,應盡快更換。
3.護手霜:洗手或洗澡後,在水份未乾時,就要塗抹護手霜。
4.冬天外出時,需戴保暖的手套。
結論
總和以上冬季常見皮膚病,第一線還是維持皮膚屏障,促進角質含水量以及減少水分蒸發。因此必需規律使用潤膚劑,每日至少2次以上。盡量選擇無香料及防腐劑之潤膚劑。若需使用清潔劑,建議少量使用非皂類(中性或弱酸性及無香料)。使用外用類固醇時,需視發病部位、嚴重度、皮膚狀況使用不同強度與不同基質的藥品。如濕性發炎皮膚使用乳霜(crem);乾燥苔蘚化皮膚使用油膏(onmen);毛髮處使用溶液(solution)另有topical calcineurin inhibitors,如Tacrolimus和 Pimecrolimus,適合長期的治療及較薄而敏感的區域,也獲准用於2歲以上的病人。另外,加上良好的衛教,可大幅提升治療效果,並改善患者之生活品質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